纳米粉体也称为超微粒子,是指一类介于固体和分子之间的、具有很小粒径(1~100nm) 的亚稳态中间物质。它可分为金属、半导体、高分子、陶瓷超细粉末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纳米粉体技术也随之向纳米级领域发展。在光学、热学、电学、磁学以及化学方面的性质与大颗粒材料相比有显著的优点,被应用于生物工程、磁性数据存储、电催化等领域。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氧化铁纳米粉体颗粒作为一种理想材料,可用于疾病诊断、控制药物释放和体内分子成像。利用氧化铁纳米粉体颗粒的磁性,将其表面连接抗体,一种能够特异识别生物分子的蛋白质,具有靶向识别和磁性分离的双重功能。
在电磁技术研究领域,日本电磁材料研究所和东北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首次利用纳米级磁性金属铁钴合金、绝缘物质氟化铝粉体颗粒混合,开发出一种透明强磁性薄膜材料,这种新材料被称为纳米颗粒材料。今后有望用于研发在汽车、飞机的挡风玻璃上直接显示油量、地图等信息的新一代透明磁性设备。
在国内纳米粉体新材料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与韩国蔚山科技大学、美国北卡教堂山分校(UNC)合作,采用带电的配体分子修饰的金纳米颗粒,实现了金属纳米颗粒二极管的构筑。合肥物质科学院研究人员在碳包覆过渡金属碳化物纳米粉体颗粒合成方面取得进展。碳包覆纳米颗粒型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与化学性质而倍受关注,例如表面易功能化、抗氧化、抗酸碱腐蚀、不容易团聚等优异性能。因此,开发出一种简单有效、温和可控的方法制备尺寸均一的碳包覆过渡族金属碳化物纳米颗粒型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出自:纳米粉体 转载请注明出处